中色创新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注册资金48000万元,占地面积17万平米,建筑面积7.85万平米,生产厂房建筑面积6.58万平米。
截至2025年6月末,创新研究院本部从业人员79人,拥有科技人才队伍 52人,包括集团首席专家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15人、硕士32人,硕博士占科研人员比例达90%。
资产情况:创新研究院2025年全年预计营收3.68亿元,资产总额11.87亿元,净资产10.31亿元,资产负债率13.14%,战新产业营收占比41.73。截至到6月末,创新研究院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11.38%。
公司成立3年以来,已获得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天津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雏鹰企业”等称号,建设有超导材料研究所、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研究所、研发分析检测中心、中色创新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温超导联合工程中心、支撑中南部非洲铜钴资源开发的海外实验室,形成了“两所两中心一海外实验室”的科技研发主体。承担有超导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央企业首批成果应用拓展工程“超导材料研发测试平台”、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关键战略性材料及前沿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国家和地方的重点项目。
在集团公司“1+4”发展战略引领下,创新研究院按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集团主责主业,科研产业发展并举”的发展定位,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科技赋能新材料和资源增储上产专项行动,加快战新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围绕超导材料、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高品质铝材和镍材制造等领域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利用“3+3”两个阶段建设发展,即2025-2027年聚焦核心技术储备与研发体系搭建,2028-2030年推动技术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构建“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布局,形成集前沿探索、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中等试验验证、产业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创新机构。
创新研究院聚焦两大研究领域,分别是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战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聚焦超导材料和铜及铜合金材料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战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聚焦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研究方向。
超导材料方面,锚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低温超导、高温超导两大核心业务领域,深耕超导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前沿创新与规模化应用,全力推动超导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方面,紧扣集团主责主业,围绕Cu-Ni-Sn、Cu-Ni-P、Cu-Ti、Cu-Te系合金等高端铜合金,高温超导用哈氏合金C276带材以及5N~7N高纯铜材料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封锁,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引领、产业转化。
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依托海外实验室开展选冶关键技术攻关、分析检测以及工艺矿物学研究,提升“技术链”对“产业链”支撑作用,实现技术赋能。